改變真的不難,從問自己一個對的問題開始

之前有段時間我會避免去看心靈雞湯的文章,與其說討厭,倒比較像麻痺的感覺,看到正面激勵的文字,反而會下意識的覺得「又是那一套」,然後按右上角的叉叉。但這段時間心裡總是有一種空洞的感覺,有種努力生活但總缺少了些什麼的味道,某一天在瀏覽朋友圈的訊息,點進了微亮計畫的粉絲頁,它的引言讓我離不開,在那頁看了一遍又一遍「感到焦慮,卻盡量展現樂觀。喜歡旅行、已經有些故事,但暫時卡住了。會記錄想法,開始懷疑勵志書籍,覺得自我探索是很長很長的路。會知道,因為我也曾是這樣。」然後我鼓起勇氣敲了計畫的創辦人Jacob,問他我能不能請他喝一杯咖啡聊聊。

後來證明,與他見面的那一個半小時是我這一陣子以來做得最對的決定。


從事訓練發展相關工作的職業病是參加任何活動都會不斷的去分析活動架構、去剖析在不同橋段,講師或引導者想要達到的效果是什麼,學員當下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很慶幸的,那天,是我第一次學會把這些暫時拋開,單純的在Jacob的引導下去想「我」自己,有點不習慣,有點躡手躡腳的前進,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在整個過程中,我自己最大的體悟是,想要改變生活的第一步是「意識」:意識到自己渴望的生活經驗是什麼?哪些經驗會讓我覺得有確確實實的活過?哪些經驗讓我更靠近我理想中的自己?在一問一答中,我才發現自己原來很渴望能夠站在舞台上當一個表演者,就像復仇者聯盟的浩克一樣,那是另外一個自己,一個我想試著接納並擁抱的自己;同時我也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我能捍衛的理念,能夠有勇氣去跟別人分享「我為什麼認同這個理念?它可以帶來的改變是什麼?」當你有一個時間好好靜下來對話的時候,有時候意想不到說出來的答案才是自己真正的心聲。

很重要的第二步是「想像」,在明確了自己期待的經驗後,Jacob讓我去排定我渴望的程度和現實中完成的難易度,並先後拋了三個問題給我:「你預見要有這個經驗最困難的挑戰是什麼?對於完成這個經驗好奇的一個問題?如果你現在信心爆表到百分之兩百,什麼事都可以做好,你會立即做什麼?」回答完這三個問題,我發現在我的故事中有無限的可能性,有些答案一看到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有些困難可能不如想像中艱鉅,有些其實已經有些基礎,差距是具象化的下一步。人是一個很鐵齒的動物,對於未知的不確定性總是畏懼三分,而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一段不受打擾的時間、一個對的教練、一張紙和一支筆。

最後一步是築夢踏實的「規劃」,Jacob讓我從一開始寫下的經驗挑出兩個,用時間軸讓我順一遍到達目標的階段,最終的目標不需要任重道遠,就算是完成一個想法的架構都可以,這個工具可以很快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減少在實踐時的心理負擔。我寫下了其中一個回家後能做的第一步是:回想過去好玩活動的經驗,整理出靈感的來源。就算現在還找不到相信的理念,我能開始做的是擴充我的生活資料庫,當我能夠遇到更多人、我就能有更多對未來生活的想像。

緣份真的是很奇妙的東西,我第一次參加Jacob主辦的活動時,忙著剖析他的活動,沒有好好去吸收內容,沒有想到之後能夠有這樣的連結,聽到他分享明年微亮大計畫發亮的眼神,很期待能夠在明年以不同形式感受所有改變的故事。人真的不能鐵齒,後來回家Medium推給我這篇文章13 Ways to have Profound and Rare Life Experiences,完全就是我做完練習的感想總結,說不看勵志文的我立馬就右鍵儲存了,其中奧妙就留給大家自己體會了。

現在的我還沒有完全找到答案,但我不慌了。

謝謝願意跟我聊天的Jacob和跨出去的自己。

#Dig50計畫7
#微亮計畫

Comments